《搭石》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搭石》教学设计1一、课文内容分析
《搭石》是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
全文按照“介绍搭石—摆放搭石—走搭石—赞美搭石”的顺序展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家乡的生活环境谈起,介绍了什么是搭石。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具体写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第2自然段写乡亲们摆搭石的场景;第3自然段描绘了乡亲们走搭石的美好画面;第4自然段选取典型事例,描写了乡亲们走搭石时互相礼让、尊老爱幼的情景。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点明主旨,揭示搭石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课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秋凉在即,乡亲们在小溪中摆搭石;“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看得出搭石在家乡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如果某处没摆搭石,人们会谴责那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会主动调整搭石,反映出乡亲们的淳朴善良、与人为善。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会互相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走搭石……体现岀乡亲们和睦友善的美好情感。这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本课作为阅读策略单元的第一课,重在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学习提示有两点要求,一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提示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速度,同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用于对自己阅读效果的检测。二是“集中注意力”和“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集中注意力”是最基本的阅读习惯,指的是阅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走神,能够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回读”指的是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
课后第一题有三方面要求:一是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二是检测自己在一定阅读时间内能了解到多少课文内容,三是交流阅读体会。两位学习伙伴提示了重要的阅读方法。其中,“汛期”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在这些地方学生容易出现回读,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出建议,提示大家在哪些地方可以尽量不要回读。
课后第二题指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借助回忆印象深刻的画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目标,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课文插图给学生展示了“搭石”的样子。搭石连接着河流的两岸,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画面中虽然没有出现人物,却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有效地展开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离学生的生活有点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文章,在阅读时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以至于分心、走神。另外,学生遇到不懂的词句往往会回读。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也就越慢。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时将学习提高阅读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三、教学目标
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懒、惰”等10个生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借助对词句的品读,体会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快速默读的阅读策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刘章爷爷的一篇文章——搭石。
(板书:搭石)
2、了解速读策略,出示阅读要求。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老师帮大家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回读。
出示阅读要求:
(1)集中注意力。
(2)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
(3)不回读。
3、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通过刚才的快速默读,你了解了哪些内容?
(1)第一自然段。
①什么是搭石。
出示句子: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对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②人们是怎样挑选、摆放搭石。
理解体会“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等重点词语。
③从这些搭石的挑选和摆放,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乡亲们的善良、细心、友爱、团结、默默奉献……
④小结: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距离摆放搭石,让人们从上面平稳地过去。从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乡亲们的善良与质朴。
(板书:介绍搭石)
(2)第2自然段:人们摆搭石。
(板书:摆放搭石)
(3)第3、4自然段:人们走搭石时协调有序,招收礼让,年轻人背老人。
(板书:走搭石)
(4)第5自然段:搭石任人踩踏,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板书:赞美搭石)
3、交流阅读体会。
通过刚才的快速默读,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你还有哪些快速默读的阅读体会吗?
预设:①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停顿,不反复读;②眼睛始终注视课文;③不被其他同学翻书、咳嗽等外界声音干扰;④通句通行地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⑤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基本阅读习惯。一是提示学生阅读时“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提高速度,二是“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抵抗来自周边环境和自己内心的干扰,而“不要回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基本策略。】
(二)再读课文,引发思考,解决问题
1、题目引发思考。
同学们, ……此处隐藏41109个字……们身边的每一件平凡的小事中,每一处动人的细节里,只要你抓住这平凡事物中的一个个细节,你的笔下也会写出感人的故事。
4、请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及周围的人、事、景、物,把你发现的美,及时记录下来,在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交流,完成课后小练笔。
七、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放下书,看黑板。课文字里行间无处不流淌着的这些美,其实就是什么?(生答:爱。师板书)
2、是呀!爱,就是为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课件播《爱的奉献》乐曲)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同学们,只要我们将美撒播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世界就会因我们的爱而充满温暖。
《搭石》教学设计15设计理念:
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设计特色:
以“美”作为全文的主线,以自读自悟贯穿课堂始终。引导学生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升华。
设计流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估计用时2分钟)
1、点击课件,伴着轻松明快的音乐,眼前出现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配以深情的语言:
我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小溪中的那一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为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多少欢乐。
3、瞧!这放在小溪里用来帮助人们踩踏过河的石块就是搭石。板书课题,读题。
(课堂伊始,一曲明快轻松的乐曲萦绕于教室之间,为整堂课奠定了“和谐”的基调;抬起头,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简笔画摆放在黑板上,不仅唤起学生对“搭石”的感知,也帮助他们理解“搭石”的含义。)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估计用时4分钟)
1、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细地读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感到课文中都流淌着怎样的美呢?
3、说说你仿佛见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课件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
精心摆放搭石老人调整石块一行人走搭石
同时过溪,招手礼让偶遇老人,背负过溪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估计用时28分钟)
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一)例段指导(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求:仔细听,在书上圈画你认为最能体现美的词句。
2、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怎样的美,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重点体会“平整方正”、“按照两尺左右的间隔”中体现出来的乡亲们心中有他人的美德。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善良。
3、指导朗读。
(例段的指导意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为后面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自主学习2、3、4自然段。
美丽的画面还有很多,你们想不想来欣赏欣赏?
1、学生从2、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推荐几种学习方式,自己有更好的方式也可以。
出示课件:学习小帮手
我想读一读课文中的美文。
我想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我想画一画文中的美景。
我想演一演文中的情景。
我想邀请同学(老师)一起……
我想……
(推荐学习方式,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提供了创新的契机。)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其中,从中发现有创意的学习方式。
4、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评议。
(评议这一环节,意在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并结合评议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落在实处,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5、在交流展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说说自己体会到的美。(个人感受不同,不强求统一的答案。)
随机在石头上板书:勤劳、和谐、谦让、尊老。
6、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读书是师生对话,尤其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三)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1、课件再次出示几幅画面。思考: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齐读最后一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不易理解。在学生对文中所流露出的人性美有了感悟之后,再让学生来理解句子,句子含义就自然出来了。)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随机板书:友善美、团结美、奉献美、无私美、敬业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1、听故事:《一个承诺》
2、谈感受。主要引导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
3、升华情感;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
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4、课件播放《爱的奉献》,在温情的音乐声中结束全课。
(“美”作为全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附:板书说明
该课板书为一幅风景画:几块形态不一的石头平整地跨过小溪,每一块石头上用不同颜色的笔写着——善良美、勤劳美、和谐美、谦让美、尊老美、团结美、奉献美、敬业美……